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移动互联网

错过移动互联网风口!英特尔王座旁落?
作者:   来源:新浪财经   日期:2020-11-02

   原标题:错过移动互联网风口!英特尔王座旁落?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实习记者吴清 记者 李正豪 北京报道

   曾几何时,英特尔(NASDAQ:INTC)就是人们心中芯片CPU的代名词,如今52岁的英特尔正逐渐被它的竞争对手AMD、英伟达等赶超,正遭遇着或许是成立以来最多的质疑。

   10月22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发布了截至2020年9月26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三季度营收183.3亿美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47亿美元,同比大跌26%。“糟糕”的财报发布后,英特尔股价应声暴跌近10%,市值跌去大约1700亿元人民币。而10月28日AMD发布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营收实现57%的增长,并连续四个季度实现营收年同比增长超过25%,与英特尔乏力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欠佳的业绩只是表象,投资者和公众更担心的可能是,业绩乏力的背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迟迟未突破的7nm芯片制程的技术关卡,以及这样的英特尔是否不再年轻和有活力,这样的英特尔是否还值得信赖和期待。

   重重压力和质疑下,英特尔也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英特尔美国总部10月29日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对领导力产品提供可预测的节奏。我们意识到,兑现这一承诺就意味着以不同以往的方式与生态系统合作。我们不再把设备、EDA供应商以及第三方代工厂视为供应商,现在他们是我们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帮助我们学习并帮助我们解决客户问题。”

   显然,英特尔明显正在放低姿态,改变以往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和做法,“市值暴跌主要原因就是资本市场对英特尔的未来成长产生了质疑。而对英特尔来说,“当前急需做的就是尽快重塑投资者和公众的信心。”一位长期关注半导体领域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糟糕”的业绩

   整体看来,英特尔的第三财季的多项财务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三季报也并不是只有坏消息。英特尔在第三财季的营收为183.33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2.4亿美元。

   不过毛利率和每股收益均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其中毛利率为53.1%,同比下降5.7%,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7%;每股收益1.02美元,同比下降2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11美元。整体营收中,有98亿美元来自PC相关的业务,剩下的85亿美元来自数据中心相关的业务。其中,PC相关的业务增长了1%,而数据中心相关的业务同比下降了10%,这也成为此次英特尔业绩下滑的根源。

   具体来看,泛数据中心业务中的四个主要板块数据中心事业部DCG、物联网事业部IOTG、存储器事业部NSG、可编程逻辑事业部PSG均出现了7%~33%不同程度的下滑。

   英特尔对此的解释是,疫情影响下的需求放缓,以及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影响等。

   依然占据英特尔营收半壁的PC业务营收增长了1%,主要得益于疫情期间笔记本业务增长的推动。与去年同期相比,笔记本业务的营收增长了16%,达到98.47亿美元,并创下销售纪录,而桌面级业务下降了16%。对英特尔来说,毛利率是市场关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英特尔预计,第四季度的营收将创下十多年来的最严重的下滑,2020财年的毛利率或将在七年来首次低于60%。这和市场的预期形成巨大反差。

   “今年的毛利率预计为57%,相较我们7月所发布的指导,下降约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下半年PC和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的销售转向更低价位的产品。”英特尔回应记者称。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毛利率承压是一方面。近年来,泛数据中心业务一直是英特尔最主要的增长引擎,每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英特尔泛数据中心业务的体量,也逐渐追赶上了PC业务。如今,这个增长发动机泛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也开始放缓,无疑给英特尔的前景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7nm芯片跳票

   增长乏力的业绩背后,是英特尔成立50多年来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丢失。

   英特尔虽然因其CPU业务而出名,但在上世纪60年代,英特尔是以存储业务起家。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蓬勃发展的日本电子产业的冲击,才逐渐转型芯片处理器业务。从90年代起,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英特尔CPU王朝,占据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甚至当时另一大巨头,AMD被人称为是英特尔“养狼”战术的一部分,防止英特尔被反垄断法拆分。不想,时过境迁,情势已然大不同。

   7nm制程的芯片几经跳票,虽然高层出来解释已取得明显进展,但无实际时间表被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英特尔发布的信息,可以确定的是,目前10nm制程工艺的产能在稳步提升,其次2021年公司依然会以14nm制程工艺为主。

   而反观AMD这边则一路高歌猛进,今年的锐龙5000系列在制程工艺上维持了7nm,不仅性能超越同级别的英特尔处理器,而且定价优势明显。此外,AMD的官方路线图上显示,明年下半年锐龙系列处理器将用上台积电的5nm制程工艺,在时间点上甩开英特尔。如今,AMD、英伟达、三星等都在芯片研发或制造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点点蚕食着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业绩不理想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产品缺乏竞争力,先进制程工艺又没有突破,会让英特尔领先地位进一步削弱。”上述分析师表示。

   目前,美国银行下调英特尔股票评级至“弱于大盘”,高盛则坚持“卖出”评级,原因是,“基于对该公司在CPU和利润率方面长期竞争地位的持续担忧”。

   此外,近几年英特尔持续转型发力的数据中心业务也遭遇了竞争对手强有力的挑战。第三季度面向云服务运营商的销售额仅增长了15%,而AMD和英伟达预计将分别实现32%和44%的全年收入增长。

   “挤牙膏”式的性能升级速度和欠佳的性价比,让一些长期的合作伙伴也正在“甩了”英特尔。

   今年6月,苹果公司正式宣布旗下Mac电脑未来将放弃英特尔芯片,改用与iPhone及iPad一样的基于ARM架构的自家芯片“AppleSilicon”。从2005年以来,苹果一直采用基于英特尔x86架构的CPU处理器,本次宣布放弃,意味着苹果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合作正式终结。

   尚能战否?

   是什么让英特尔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地失去优势和地盘?

   目前很多人都会提到的是,英特尔从芯片设计到生产,全部由自己来完成。当其他巨头都在关闭或出售零部件生产,外包低利润、低技术业务时,英特尔还是一手抓。“这样做好处是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和生产,不会被卡脖子;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源有限,平均用力的结果就是所有的环节都较平庸。”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AMD和华为海思等一样术业专攻、做好设计,设计出来之后交给台积电等代工。

   台积电为了突破制程,每年的研发费用都在百亿美元以上,这个对于全面发力的英特尔显然是难以做到的。结果也很直观,英特尔7nm芯片还处在延期难产中,而它的竞争对手们正绝尘而去,据悉,台积电7nm的芯片已经量产超过10亿片,如今,台积电都在满负荷生产5nm的芯片,预计在2021年,将风险投产3nm芯片。

   不过英特尔也正在做出改变,英特尔很有可能借助第三方代工厂生产 7nm 芯片,最终决定的时间是 2021年初。不过英特尔方面和记者强调了依然会保留IDM一体化的部分优势,如进度、性能和供应。并重申将继续投资于先进制程技术的开发,为市场带来未来的制程节点及先进封装能力。

   英特尔被人诟病最多的一点还有错失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当然,这么重要的风口,英特尔是不可能主动缴械的,它是一步步“败退”出这个市场的,这点可能更让人难受。

   可能是PC时代的业绩太过辉煌,在初代iPhone发布后的五年后的2012年,英特尔才下决心将基于x86架构的Atom处理器用在手机上。彼时,高通骁龙、联发科MTK等早已群雄逐鹿,且都是以ARM架构为基础。而Atom由于散热差、兼容性差的软肋,始终难敌以高通为首的ARM处理器。

   2016年,英特尔停止开发Atom系列处理器,从此退出移动手机、平板电脑领域。类似的情况发生在移动基带业务上,2010年,英特尔以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的无线业务,重金押注这个赛道,但通信领域的薄弱根基,令其难以匹敌深耕通信行业多年的高通,最终2019年,英特尔退出相关业务。

   同时,多年来英伟达等一直有着较稳固的管理团队,而英特尔却经历着巨大的人事动荡,2012年底CEO欧德宁退休后,科再奇接手后引入空降兵高管,高层持续更迭,或许也正是糟糕的业务表现让英特尔急于求变。

   现在,人们担心的不仅仅是难产的7nm芯片和错失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更担心的或许是为何英特尔总是慢人一步,为何“屡战屡败”?

   但成立已经50多年的英特尔,其实也是身经百战,几度从危机中获得重生。

   1984年年中,英特尔业绩全面下滑,订单骤降为零,在破产的边缘徘徊。英特尔断臂求生,关闭7家工厂,解雇8000名员工,并推出了历史性的386微处理器,大获成功。从此奠定了芯片业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

   记者也注意到,2016年以来,英特尔就开启了新的转型之路,重心逐渐从PC业务向数据中心业务倾斜。也正加大对大数据业务和AI、5G等的布局,为未来铺路。在研发投入方面,英特尔也不遗余力,过去三年总投入399亿美元,AMD和英伟达加起来才只有127亿美元。作为一家辉煌历史的老牌企业,技术专利储备和历史底蕴依然。

   同时,虽然此前英特尔将唯一的中国晶圆厂出售给了SK海力士,但英特尔也向记者强调在中国仍有全面广泛的业务布局,包括成都的芯片封装测试工厂、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等。“英特尔在中国扎根并发展了三十五年,这是值得骄傲的历史。我们会继续高度专注这个非常重要市场。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开拓新的机遇,与我们的客户、产业合作伙伴紧密合作,驱动成长。”英特尔方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