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互联网

【清网】在喧嚣的互联网世界探寻真相
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日期:2019-11-27

    互联网的世界里有句俗话,叫做“有图有真相”。然而,“PS”的无穷力量,让广大网民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中吸取了经验,不再幼稚地相信虚拟世界里所谓的真实。如今,火遍网络的直播,仅凭某个软件就把粗鄙大妈变成千娇百媚的性感美女,眼睁睁地在你面前撒娇卖萌,却一不小心镜头特效脱落,瞬间还原,大变活人般让人目瞪口呆。至于海量信息,万千奇观,每分每秒层出不穷,其间再掺杂着或真或假的资讯、观点,惊叹之余,不禁感慨,如今的互联网上还有什么是真的!



    这样的疑问当然只是情绪化的发泄。互联网连通世界,将无数有价值的信息自由传递,也把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与世界相连,成为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不管你是否愿意,我们与互联网的联系已经无法割裂,在享受它的一切便捷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它的一切负面作用。这个负面作用,极端一点来说,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谣言集散地,并因为它强大的传播力而拥有超出想象的力量,动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破坏社会的运行规律。因此,辨别网上各类信息的真假,就成为今天使用互联网时的首要任务。

    然而,要鉴别互联网信息的真假,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海量的信息早已超出了人类个体原有的知识储备;各种奇闻轶事在以亿为基本单位的上网人数中,远非一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能涵盖。想要在海量资讯中鉴别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单有一双“慧眼”还远远不够。

    首要的任务是清醒,时刻保持对于真伪的警惕。互联网提供了个体作为媒介发布信息的可能性,网上发布变得没有门槛,任何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并借由互联网将个人声音放大,进入公众视野。有人说,有了搜索引擎,每个人都能够无所不知,仅凭大脑积累知识变得不那么重要。但重要的是,知道从何处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对这个世界形成基本认知。如果缺乏对于真伪的警惕,在真假莫辨的世界里随波逐流,被忽悠是小事,还很可能丧失对于自我与世界的正确判断,其后果可想而知。

    要善于打破原有经验的局限。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眼见为实”。但科学早已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眼见并非为实,更何况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红色盲者,只把红色看成暗色;绿色盲者,将绿色视为暗黑色或灰色;蓝黄色盲者则将蓝色与黄色混为一谈;全色盲者则没有色彩之分,只有明暗之别,而这些,也实实在在来自于“亲眼所见”。至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确也着实叫屈:井底之蛙,所见之天确实如井口大小;生死于夏日一季的虫子,又如何叫它想象冰冻三尺的景象?只可惜,夏虫井蛙的眼中所见,受限于它的眼界、视野与经历,把一己之见当成了普遍的真相。因此,判断真伪固然需要个体的实践经验,但仅凭个体经验很可能导致判断的失误,难免贻笑大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承认无知,才能放下偏见。在有限的生命里,没有谁能够全知全觉,精通过去,预知未来。何况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人的感知千差万别。一个杯子中装着半杯水,这样一个客观描述,在不同的人眼里,却是“半个杯子空,半个杯子满”的观点差别。因此,要明白观点与事实的区别,不要轻易作出判断。网络上每每出现的舆论焦点,往往偏离了事实真相,争论各方站在各自的立场,常常掺杂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吃瓜群众图个热闹,切不要让自己陷入执念当中而不自知,一味固守个人观点,即使在真相面前也选择自我屏蔽。这不是危言耸听:莱昂·费斯延格曾在他著名的《橡树公园研究》中,从当时的真实事例中发现,人的思维定式一旦遇到了与它背道而驰的证据,常常不是选择放弃错误的观念,而是陷入认知失调当中,他的所见所感,只是固守原有观点的偏见,再容不下其他。

    探寻真相需要承认无知的勇气,也需要判断真伪的方法。8个盲人摸象,每个盲人所触摸到的当然都是真实的大象,只不过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耳者言象“如箕”,触头者言象“如石”,触鼻者言象“如杵”,触脚者言象“如臼”,触脊者言象“如床”,触腹者言象“如瓮”,触尾者言象“如绳”。如石如绳当然不对,但大象也不是所有如箕如石等等的相加,即是说局部的真实相加,也未必得出真实结论。这就需要方法,而方法的获取,需要长时间的科学训练与知识积累。读书是其中一条捷径。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认知边界,所知者如一滴海水,而不可知者如大海星辰。书读得越多,边界扩展得越大,边界之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于是发现,在自己的边界之外是无穷的浩瀚宇宙。在这个无限宇宙中遨游,需要船,需要桨,还需要指南针,而这些东西,必须从前人的积累中获得。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并努力为更高的目标增添新的砖瓦。

    获取前人的知识与方法要靠教育。今天学校的教育,一方面要为学生们传道解惑,一方面要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方法之上,要让学生习得一种包容的态度,懂得为何及如何接受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意见。这样的态度,首先在于以谦和之心,听别人把话说完。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并尊重你的观点与表达。这原本应该是一种常识,并非谦虚,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所见所感也许就只是夏虫与井蛙的呓语。因此,谦虚与宽容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的必需。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在所有人共享的公共空间,我们必须要承认,每个人都有表达诉求的权利;同时也要有这样的包容之心,尽管不赞成,但理解“夏虫”与“井蛙”们的歌唱,并努力去帮助和提升他们。

    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人永远不能自称掌握了真理,绝对真理从来都不存在,真理永远在路上,我们拼尽全力向真理无限趋近。布鲁诺为太阳中心说付出了生命。达尔文最初得出人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时,连他自己都为这个“离经叛道”的观点而震惊,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陷入焦虑与纠结之中,反复驳诉、论证自己写下的所有理论,尽力想要推翻不利于“造物主”的物种进化观点。如果说科学尚处在无限趋进真理的过程之中,那么社会科学,却是有关人类自身的规律与原则,它处于无穷的变动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发现和寻找人类发展的最优方案。

    互联网总是充满喧嚣,有真相,有谬误。与其争论半个杯子空还是半个杯子满的问题,不如尽一切可能争取最大公约数,怀着谦卑之心,去聆听别人的观点与想法,并在时间的磨合中寻找最终的共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者对这一点有共识,才有可能让互联网成为真相的展示之地,让互联网的真实性问题不再成为困扰,也才能最终在人与人的互联互通之中凝聚最大力量,让世界变得美好。

    来源:冀评之家

    原标题:《【清网】在喧嚣的互联网世界探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