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化网-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企业信息化建设委员会

徐工集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效与经验分析

 1、定性指标    徐工集团高效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物流、营销服务、备品备件、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等各环节的全面覆盖、渗透融合和综合集成,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显著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徐工集团两化融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提升产品数字化水平:通过实现产品研发平台信息化、产品管理过程信息化和信息化技术在产品本身的应用,促进产品数字化,产品全面升级,提高相关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对工程机械全面智能化的新需求,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是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通过信息化系统提供广泛的信息查询服务,使研发人员迅速获得各种最新的研究资源,了解各种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快研究开发的进度。同时,研发人员利用工作组软件来协调研究开发工作,管理开发过程中的工作流和数据流,更加有效地进行研究开发工作。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设计质量。从而全面支持市场导向、灵活配置、模块设计和快速交付。    

 三是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从订单获取、报价方案设计、成本预算、投标报价全过程及合同价格与客户需求变化和外部资源价格连动,提高快速市场响应能力,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从而拓展了销售方式和渠道,提高了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支持徐工集团发展战略的实现。    

 四是提升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售后服务平台,降低服务的响应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延长产品价值链,实现企业从产品制造向产品增值服务转型、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五是提高合同按期完成率:通过建立与产品数据管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高度集成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保证制造BOM完整性,实现生产制造过程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计算等手段,有效地利用生产制造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与合同按期完成率。    

 六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通过全面成本预算与核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弄清产品及零部件的成本构成和真实成本情况,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实施低成本竞争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七是有利于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转移:通过建立企业级的产品数据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实现对各种资源和知识,尤其是技术知识的产生、积累和转移,并能提高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水平,促进新员工技能的提高。  

  2、定量指标    专业咨询机构的专项评估结果显示,实施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以后,徐工集团各项效益指标如下:    

  •缩短产品设计周期20%;  

  • 提高产品设计能力15%;    

  • 产品设计按时完工率达到95%以上;  

  • 新产品设计制造成本降低 10%;  

  • 减少关联变更损失15%;  

  • 工艺、工装准备周期缩短 20%;  

  • 提高产品设计质量15%;  

  • 提高市场快速响应能力30%;  

  • 提高生产率:40%;  

  • 应收帐款降低:7%;  

  • 销售费用降低:10%;  

  • 提高资金周转率:3.2倍;  

  • 财务关帐时间由10天缩短到20小时。    

  取得的经验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统筹协调,加强领导    站在战略高度,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公司改革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徐工集团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以需求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把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组织协调与落实。企业各级领导的共识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最强大动力,两化融合发展需要公司一把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需求,编制统一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坚持按照项目间的逻辑关系和优先级次序,制订年度建设计划,并统一组织实施。对于支撑企业主营业务的重大信息化项目,要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确保建成并推广应用整个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  

 3、需求主导,实用高效    始终把提高业务运营水平和实现管理创新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企业实际需求,通过持续完善、改进和优化,建设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真正形成对企业管理决策和业务发展的全方位信息化支撑。  

 4、集成应用,积极创新    采用科学的项目实施与管理方法,集成先进成熟技术,规避实施风险,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成功率。要注重管理创新、流程优化和生产过程改造;着力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逐步从以引进消化吸收与集成应用创新为主,过渡到以自主开发创新为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强化管理,保障安全    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从管理体系、风险控制、技术设施和运行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综合防护和不间断高效运行能力,确保网络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信息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