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拥有这种能力的孩子才不会被AI所取代
作者:   来源:京领新国际   日期:2020-12-11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夺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担心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呢?其实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愈加显示人的情商的重要性,因为人与人建立关系,体验情绪,增强信任,产生共鸣等这些情感是没法被机器替代的。

   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 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从图中我们发现在真正需要情感投入的职业中,机器人尽管能完成部分工作要求,但终究很难代替。人类无法被机器模仿的特质就是同情心和情感交流技能。

   共情力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丹尼尔·平克著的《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就提到过为了应对这种人工智能的趋势,未来人才需要共情力。

   在美国大学,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共情力 Empathy 已成为申请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并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才智(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总结多年的招生数据并发现,美国大学在招生时,越来越关注申请者的个人“质量”,而不是学业成绩的质量。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表明,共情力的高低影响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包括读写、算数、专注、独立思考、人际交往等等11种能力。

   由此可见在教育的过程中,共情力的培养必不可缺。

   什么叫共情力?

   共情力从狭义上来讲,也叫“同理心”通俗意义上的“换位思考”。指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想法,并且能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的能力。



   共情力同智商一样也有高低之分。而衡量这种能力的指标,我们称为共情商数(Empathy Quoient,EQ)。

   不同程度的共情力有着不同的表现:


 

   高共情力的表现:

   “一个队有主力,也有替补。要争当主力,当不上也要促进发挥更好的作用,一个队员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如果做到了就是成功者。”郎平常跟队员这么讲。

   在美国留学(包括研究生期间学习运动心理学)和执教的八年经历,让郎平开阔更国际化的视野,而心理学的学习也让郎平的共情力得到了升华。

   通过共情,她用心关注团队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尊重队员。发挥队员的优势,因为共情,她改变了队员的即使受伤也要坚持,发挥女排精神的观念。

   因为共情,她改变了她的队员周媛:“不管主力还是替补,你只要受伤了,她都会亲自嘱咐,包括你戳一下手指头,这么小的事,她也会这样。”后来当周媛也成为一名排球教练,队里的小队员生病时,她不会再有“是不是装的想偷懒啊”这种想法。

   低共情力的表现:

   你跟孩子倾诉你倒霉的一天,孩子却觉得为什么这么好笑;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演到动人之处你早已哭红双眼,孩子却……

   共情能力高的优势

   美国杜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研究人员花了20年的时间,跟踪和记录了超过750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最终发现那些在幼儿时期就善于分享、更有同理心的孩子,长大后很多都从好学校毕业,并获得了不错的工作;

   结交更多的朋友

   共情能力高的孩子往往更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更容易建立交往关系,更容易获得温暖与友谊,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幸福感就越高。同情可以使人们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通过了解人们的想法和感受,人们可以在社交场合中做出适当的反应。研究表明,建立社交关系对于身心健康都很重要

   更加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可以帮助您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调节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您即使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自己的感觉,而不会感到不知所措。

   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可以促进帮助行为。当您对他人感到同情时,不仅您更有可能从事有益的行为,而且当他人感到同情时,您也更有可能为您提供帮助。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在发展积极的共情亲子关系时潜移默化的培养

   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孩子,多尝试理解他们,用轻柔的语言询问他们的情绪和需求,也帮助他们表达情绪和需求,发展积极的可共情的亲子关系。

   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同异

   在多元文化环境——旅行或学习中培养共情力的最好的措施之一, 在环境中观察和体验人、事、物的同与不同。可以带孩子去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是救助流浪动物的活动。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是一位鼓舞人心的模特。在1920年代在英国缅甸担任殖民地警察几年后,奥威尔回到英国,决心寻找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的生活。

   他写道:“我想让自己沉浸在被压迫者中间,”因此,他穿着破旧的鞋子和外套打扮成流浪汉,并在东伦敦的街头乞丐和流浪汉居住。

   结果记录在他的《巴黎与伦敦的沉浮》中,彻底改变了他的信念,优先次序和人际关系。他不仅意识到无家可归的人不是“醉汉” –奥威尔建立了新的友谊,改变了他对不平等的看法,并收集了一些精湛的文学资料。那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旅行经历。他意识到共情不仅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好,而且对他人也有好处。

   走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偏爱的道路,他说:

   “所有真正的教育都来自经验。”

   小结

   提升父母的共情力,提升孩子的共情力。家庭教育从来都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要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就是我们父母先了解学习共情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再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同时在培养中和孩子一起成长。随着时代越来越智能,不管是社会的竞争,提升自身能力还是孩子未来的竞争,共情力的培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