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互联网

互联网保险:别拿“套路”当创新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日期:2020-12-23

   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的监管力度加码升级,成为近期保险行业的焦点所在。继出台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后,监管部门又在近期通报了安心财险、轻松保、津投经纪、保多多经纪4家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上述4家保险机构触及监管“红线”的行为,主要集中于欺骗投保人以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两个方面。具体来看,监管部门此次重点针对的是保险机构以首月低价、限时优惠、会员日补贴等宣传语为诱饵,使消费者产生获得保费优惠错觉,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市场乱象。例如,通报内容显示,安心财险通过轻松保微信平台公众号“轻松保官方”销售“安享一生尊享版”产品时,宣传页面显示有“首月0元”“限时特惠 首月立减**元”等内容。此类业务虽然打着首月不收取保费或是仅仅收取低额保费的幌子,实则是将全年应交保费均摊至之后的11个月,消费者事实上并未得到保费优惠。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在保险行业得到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保险业务流程向线上化迁移的趋势愈发明显,互联网保险实现了较快发展。2019年,互联网人身险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857.7亿元,同比增长55.7%;互联网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838.62亿元,同比增长20.60%。今年上半年,在保险行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下,互联网保险的渠道优势更加凸显,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在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394.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

   但在互联网保险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销售误导等风险始终备受关注。2020年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显示,在财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前十名中,4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全部上榜;而且,还有3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位列财险公司销售纠纷投诉量前十名,包括夸大保险责任收益等在内的销售误导本就是保险行业的顽疾,而互联网保险市场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白热化,销售误导风险更加突出。

   因此,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也一直是监管部门推进互联网保险监管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银保监会去年年底开展的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中,互联网保险就被单独列出,“互联网保险销售对保险产品关键信息说明不充分、不明确,如宣传销售时,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故意使用误导性词语组合,混淆和模糊保险责任,导致消费者不能正确理解产品功能和特点,购买不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产品”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乱象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在近期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重头戏。例如,关于营销宣传内容,新规作了针对性规定,不仅要求保险机构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应遵循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原则,还明确营销宣传内容应与保险合同条款保持一致,并强调营销宣传页面应准确描述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虽然银保监会此次通报的案例来自去年开展的检查工作,但选择在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发布之际,对4家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过程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通报,其中传递出的信号依旧值得业界关注。一言以蔽之,在新规即将施行的背景下,未来互联网保险将更加强调合规。不能满足合规要求的保险机构将面临监管的重拳整治;而对于合规开展业务的保险机构而言,互联网保险市场蕴藏的巨大机遇正在向其敞开怀抱。

   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再考虑到我国保险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市场,毋庸置疑,我国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巨大。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年轻群体更加青睐线上消费,互联网渠道之于保险行业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互联网将成为释放保险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因此,对于保险机构而言,相较于博取眼球、吸引流量的营销手段,更应注重提升自身科技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踏踏实实地依靠技术、数据等手段,贴合消费者个性化、场景化、碎片化的保障需求,展开实实在在的创新,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和丰富互联网保险产品供给,把握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机遇,拓展自身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