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智慧企业

天道酬勤 铸就长青基业——国电电力获“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基业常青奖”回眸
作者:   来源: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2018-11-19

    11月1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上,国电电力被授予“金牛基业长青奖”,这是国电电力第12次获得有着上市公司“奥斯卡”之称的“金牛奖”。

    26载沐风栉雨,26载砥砺奋进,行进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国电电力亲历了电力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诸多关键节点。昔日黄海岸畔那个只有2.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地方电力上市公司,如今已成长为有着5323.49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央企上市公司。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国电电力的成长轨迹,探秘其科学快速发展背后的故事,承继奋斗与成功的火种,照亮前行之路,铸就长青基业。

    资本运作  强势奠基

    截至2018年6月30日,国电电力总股本由最初的5100万股增长到196.50亿股,是上市之初的385倍;控股装机容量5323.49万千瓦,是成立之初的2128倍。

    看到这样一组数字,您一定会想到,这是一家大型电力公司。但如果您了解了这个公司上市以来的成长轨迹,得知这个公司总资产由上市之初的2.58亿元发展到如今的2806.73亿元时,您一定会惊叹这是企业发展的奇迹。

    打开时光的卷轴,回望历史。

    1992年底,邓小平南巡讲话,播下春风万里,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年年底,一个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区域性电力公司在大连经济开发区顺势而生,这就是国电电力发展股份公司的前身——大连东北热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1月,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折。同年3月,大连东北热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795,股本总额5100万股,上市流通股本1280万股。

    2000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为探索证券化和电网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入主“东北热电”,将东北热电重组更名为“国电电力”。从此,国电电力进入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2年底,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国电电力归入中国国电,从电力行业的“地方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006年9月,国电电力先后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了适应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成熟运作模式,最大能量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积极运用公开增发、分离交易可转债、定向增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多种融资手段,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资产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

    2010年12月,国电电力完成95.7亿元公开增发融资工作。此次公开增发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规模的电力再融资项目,若包括IPO在内,则是电力股A股历史上的第二大融资项目。

    2012年,国电电力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近40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全国社保基金),成为国电电力第二大股东,国电电力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同年,国电电力再次获得中国国电集团增持股份,并兑现注资承诺,将新疆等区域的资产注入国电电力。

    作为电力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积极运用公开增发、分离交易可转债、定向增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多种融资手段,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实现了资产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

    今天的国电电力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上市企业之一,以其优良的设备,先进的管理和雄厚的竞争实力, 通过资本运作、规模扩张,企业发展实力已日益凸现,总体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发电资产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形成了以发电为主,煤炭,化工等相关产业上下延伸的产业格局.。从2013年至2016年,国电电力年平均利润超过百亿元。

    2017年,国电电力又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春天。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国家能源集团成为国电电力第一大股东,兵赋予了国电电力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发电业务整合平台的定位,明确逐步将常规能源发电业务资产注入国电电力,国电电力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科学发展  夯实基业

    “加快转型升级,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让质量和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定盘星’。”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多重矛盾和困难,早在2013年,国电电力就已做好了“转型升级,突破重围”的准备。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电电力积极开展电力市场和社会有效需求的预测分析,进行产业政策研究,编制完成了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三年发展规划滚动调整,优化组合内部资源,企业发展保持了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火电是国电电力产业结构的“顶梁柱”。国电电力加大在煤电基地、东南沿海、煤运通道、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开发高参数、超低排放的大型火电和煤电一体化项目,优选热负荷条件好的大、中城市或工业区开发热电项目。

    历经艰辛,上海庙、湖东等特高压外送电项目均已获核准,宁夏方家庄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及朝阳、邯郸、南浔等热电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其中,邯郸、朝阳项目将于今年年底投产发电。目前,国电电力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占比达61.83%,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达到58.84%,单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的占比已达到了26%,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国电电力在效益优先、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大中型水电资源开发,不断优化“两区一流域”项目开发布局,大力支持大渡河公司、新疆公司实施流域梯级开发,稳步推进西藏帕隆藏布流域规划,积极在水电资源富集、上网电价落实、消纳能力强和效益有保障的区域,积极争取大中型水电项目开发权,全力建设“绿色国电”。截至2018 年 6 月 30 日,国电电力水电控股装机达1380.38 万千瓦。

    2016年,新疆景峡40万千瓦和河北30万千瓦整装风电场的陆续投产发电;2017年,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的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电电力在经济发达、接入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电价水平高地区抢占更多优质风电资源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国电电力风电资源分布在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装机容量突破500 万千瓦,在A股电力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一,风电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国电电力密切关注国家大型光伏、光热基地规划或依托外送电规划,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宁夏等地区,择优开发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截至2018年6月底,该公司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在可比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优化资产也是发展。而且是更深层次发展。”国电电力主动“瘦身健体”,把三年处置规划与三年治亏、提质增效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低效无效处置,止住“出血点”,转让了山西煤销公司、库尔勒公司、浙江青田、吴忠热电等十余家单位股权,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国电电力紧抓政策机遇,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周边和沿线国家项目合作开发渠道,在发达国家以及政局稳定、法律健全、前景较好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开发电力项目,努力通过电力项目投资带动集团公司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如今,国电电力构建起了火电、风电、水电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截至 2018 年6月30 日,国电电力控股装机容量5323.49 万千瓦,其中火电3351.20万千瓦,水电1380.38万千瓦,风电 570.7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21.20万千瓦。

    深化改革 行稳致远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序幕。面对电力市场改革加速、市场竞争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稳”与“进”的相互促进,如何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摆在国电电力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国电电力注重在“全面”与“深化”改革过程中,始终把创新作为保持自身优质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源泉,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了一套有效管用、高效协同的管控体系,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综合性电力上市公司的步伐。

    国电电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建立健全本部创新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单位创新分平台建设方案。以大数据中心建设、智能化电厂建设为依托,加强顶层设计,企业产业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广泛应用,节能提效和综合效益显著。近年来,国电电力累计承担各级科技项目52个,获得技术专利161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63余项。有力支撑了企业发展。

    国电电力持续深化管控体系建设,建立了投资、燃料、财务、物资“四个集中管控”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了生产管控、经营管控、环保管控、发展管控、风险管控“五位一体”管控体系,增加对燃料、营销日常工作的监管,强化应急值守和在线监控,积极推进燃料智能化建设,实现阳光采购,推广精细化配煤燃烧,有效促进了由管结果向管过程模式转变。

    国电电力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突破既有体制机制框架,积极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盘活人力资源,持续完善干部人事体系、劳动组织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酬管理体系,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建立了完善组织考察、责任追究、记实等制度,试行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推动“首席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复合型管控体系逐步形成。

    激励与约束双轨驱动激发活力。国电电力运用全面对标、预算管控、纪检审计手段,全面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加强绩效管理,将专项奖励覆盖全部业务领域,建立了争电量、控煤价、降费用、安全节能环保、发展建设等专项激励机制,放大评价激励效应,提高重点工作绩效,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内生动力。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助行稳致远。国电电力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控国有资产流失为目标,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围绕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预警,建立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转,确保了生产安全、环保安全、发展安全、经济安全和财务安全,筑牢了企业监督管理防线,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前瞻创新 拥抱未来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在集团公司展台了解到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指出“煤电是件大事情,一定要搞好”,要求集团公司做好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发电业务整合平台,国电电力瞄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电力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本质安全、提质增效、优化发展、改革创新等“十大工程”,确保2020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国电电力上市公司标杆企业,到2025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跻身世界一流电力公司行列。

    当前,发电企业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转型加速期叠加的重要关口,国资国企改革政策正在加速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企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运营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国电电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新做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手段,健全完善了公司管理、科技两大创新平台体系,着力加强创新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创新激励和容错机制,扎实推进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火电领域,国电电力重点抓好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燃煤电站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工作,推进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在风电领域,重点抓好风电大数据中心、区域监控平台建设,探索实施海上风电施工辅助平台技术方案,提升海上风电建设水平。在水电领域,重点抓好流域水情测报分析、流域梯级调度优化等科技项目,提高流域水量和水能利用率。

    当下,工业时代的辉煌即将谢幕,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即将汹涌而来。企业唯有顺应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发展,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企业”。

    国电电力没有将数字化、智能化的停留在概念上,而是从战略和实践上,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结合智能发电,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大力推进智慧企业建设,按照本部智能大数据管控中心、智慧火电、智慧水电、智慧新能源、智慧矿山“1+4”的总体布局,努力打造涵盖生产、经营、发展、党建等各领域的一流智慧企业,全面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在数字化电厂建设基础上,国电电力在本部建设了以生产监控、经营管控、营销管控、燃料管控、经济运行管控、技术监督、设备健康管理、环保管理等功能的智能管控大数据中心,并率先在部分企业试点开展建设以智能安全、智能运行、智能设备、智能燃料、智慧营销、智慧经营、智慧物资和智慧党建为主要架构的智能化电厂建设工作。

    国电电力秉承“奉献清洁能源,建设美丽中国”企业使命,坚持清洁高效利用能源,加强绿色燃煤发电技术研发,全方位抓好绿色煤电示范电站的规划设计,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建设安全型、高效型、环保型、灵活型、低碳型、智慧型“六型”燃煤电站,努力打造世界煤电发展的新标杆,塑造“绿色能源”新品牌。

    当前,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重大资产重组正在推进,合资公司组建完成后,国电电力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勇于拼搏、执着奋进的国电电力人,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用苦干和实干,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铸就更加恢弘壮丽的新基业。(国电电力)